English

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

2000-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 王 询 我有话说

威廉·配弟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配弟以后,土地作为财富之母的地位有所衰落,劳动作为财富之父的地位却从未发生动摇。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劳动不仅是必需的,也是最重要的、贡献最大的要素。进而言之,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财富最终要由正在劳动着、曾经劳动过以及将要从事劳动的人们所享用。凭借着劳动以及劳动者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劳动经济学取得了在整个经济学体系中独特的地位。

劳动经济学之能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劳动力和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劳动者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他们可能对某种安排满意或不满,并据此作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同样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土地则不能对人们所做的任何安排说三道四。但是,只有当劳动者拥有选择的权利时,才能公开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否则,劳动力就会沦落成像资本和土地一样的生产要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均有一些认为不能将劳动力视为商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认为,将劳动力视为商品是对人的贬低。但是,劳动者作为人的经济价值却常常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也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经济学才能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在中国过去的五千年中,未曾存在过市场经济,也便未曾产生构成一个理论体系的劳动经济学,而当中国走上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之路时,劳动经济学也便得到了生发的土壤。不过,我赞成这样一种说法:人类应该建立一座共同的经济学大厦,而不是“西方”建一座,“东方”建一座,甚或一国建一个。而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座相当宏伟的大厦。中国经济学家要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不必也不可能完全从头做起。当然,我们需要针对中国现实对产生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加以修正,我赞成在这种意义上的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对于做为整个经济学大厦一部分的劳动经济学,自然也是如此。

因而,我们需要且应该向西方学习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经济学界的这种学习和引进工作做了不少,但这种引进更多地集中于西方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而“教科书总是保守的”,必然地落后于前沿。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尽快地走向前沿,但不仅达到前沿水平很困难,对于很多学生甚至一些“专业人士”,即使仅仅是要了解前沿在什么地方也颇为不易,中国税务出版社及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经济学前沿问题》丛书,恰恰是能够使有关人士了解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前沿的捷径。就其中的《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一书而言便包括了隐性合约理论、寻找工作模型、谈判理论、利润分享模型、工会与劳动市场间的关系理论等九个前沿上的主要论题。这些论题有的在近期已开始纳入最新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有的则仍有待于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完善、升华及从实证的角度加以进一步的检验。这本书对于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前沿在哪里,前沿的情况怎么样是大有帮助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